特邀重磅嘉宾阵容正式揭晓!

2025年4月27-29日,中国锻压协会将在河南许昌举办“2025锻造自动化及信息化应用技术研讨会”,会议将以“聆听专家洞见·预见未来趋势”为主题,特别邀请锻造领域的杰出行业代表,解读前沿突破,分享核心观点,共话发展新质生产力浪潮下锻造行业的无限可能。

2025年4月27-29日,中国锻压协会将在河南许昌举办“2025锻造自动化及信息化应用技术研讨会”,会议将以“聆听专家洞见·预见未来趋势”为主题,特别邀请锻造领域的杰出行业代表,解读前沿突破,分享核心观点,共话发展新质生产力浪潮下锻造行业的无限可能。会上将围绕以下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交流:

问题一 

近十年我国锻造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经历了哪些发展变化,当前行业存在哪些短板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方向。

问题二 

人工智能对锻造行业产生何种影响?比如DeepSeek技术将如何作用于锻造行业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场景?

1、从锻造下料、加热、成形、后期处理等工艺链上的应用及未来发展技术展开;

2、如何打通设计端、策划端、生产端与仓储运输端的信息壁垒;

3、如何通过自动化、信息化或AI等手段,对影响生产线稳定运行的各要素进行实时的采集,自动修正或提出预期调整方案,引导机器人或操作工进行预调整,提升自动化锻造生产线的运行过程的稳定性,以及产品的质量。

4、从业人员的技术提升与培养,锻造售后追踪信息化,如何拓展与标准协同推进。

问题三 

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国锻造企业出海需具备哪些核心条件?

问题四 

在内卷竞争压力下,锻造产业应如何实现生存与业务拓展?

问题五 

面对制造业动荡及中美贸易关税挑战,企业应如何应对,如何把握挑战与机遇的平衡点?

接下来,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重磅嘉宾将出席本次高端访谈会!

主持人  蒋鹏 

工学博士,中国机械总院杰出复合型专家、中国锻压协会头脑风暴专家库首席专家

蒋鹏,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机械总院杰出复合型专家。曾任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兼职教授。

现任中国锻压协会头脑风暴专家库首席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精密锻造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常务理事、锻模专业委员会主任;塑性工程学报、锻压技术、模具工业、锻造与冲压等六种技术刊物编委。

发表论文220余篇。主编4部技术书籍,主审两部、副主编和参编10余部技术书籍。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获已授权发明专利11项。制修订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34项。作为第一导师指导博士研究生14名。指导硕士研究生15名。

嘉宾  谢斌 

南京康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

谢斌,现任南京康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目前为中国锻压协会第四届冷温精锻组首席专家,是2011年南京市“紫金人才计划”急需紧缺人才,是2010年“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第三批)项目(宁发改投资字【2010】1041号)”——精密锻造研发及产业化的项目负责人,是第二十届国家级一等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高新技术企业超越型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主要参与者。

在塑性加工领域、材料领域及计算机领域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并研发出多项专有技术,目前已获得授权知识产权20项,包括 11项发明专利(其中美国发明专利1项)、5项实用新型专利及7项软件著作权。

在科研方面,主持开发了以康尼精锻制造执行系统(KN-MES)和数据采集器系统为支撑的一条现代化零部件生产线,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在企业的发展战略方面,打造了工艺设计到模具设计、制造,精密锻造到加工,以及精密装备和精密装配在内的完整的制造产业链,把握了新产品的开发进度和利润水平;在充分研究未来5~10年市场需求变化的基础上,提前布局知识产权体系,逐步展开国际专利申请;围绕企业战略,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优势,研发新的总成类产品并取得初步成效,为企业未来的高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嘉宾  田锐锋 

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锻造中心技术负责人

田锐锋,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锻造中心技术负责人,在智能制造领域深耕逾十三年,主导完成纳铁福四次重大产线升级:

2012 年首创温冷锻联调技术,通过同步控制系统实现2000t 温锻线与400t 冷锻线±0.5 秒级节拍协同;

2014 年采用模块化搬迁技术完成1600t 温锻线异地重建,结合三维扫描预定位实现±0.1mm 安装精度,同步迭代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

2020 年突破性建成行业首条“一物流锻造线”,自主研发AGV 动态调度系统串联12 道工序,创新温度场智能补偿算法使锻件一致性达±0.03mm;

2024 年起主导规划的3000t 产线集成数字孪生预调试技术,通过虚拟仿真优化压力场与温度场,配套AI 工艺自适应系统。

嘉宾  宋伟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管理部常务副部长

宋伟,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常务副部长,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师,从事公司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整体规划和建设。

先后负责ERP、PLM、PIMS、WMS、EAM、SRM、数采系统、能源系统、数据中台、自动化、智能化改造等公司重点项目,项目荣获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江苏省 5G 全连接工厂、江苏省互联网标杆工厂、江苏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等。

嘉宾  赵宇乾 

无锡派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首席信息官CIO

赵宇乾,无锡派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CIO,国家工信部评选的全国十大创新型CIO,担任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昇腾创新中心COO、中航工业沈飞的网信中心室主任、大连光洋科技集团副总裁等职务,荣获国家工信部评标评审专家、大连工业大学客座教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十一研究所特聘专家、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导师等荣誉,拥有授权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

一直深耕智能制造领域,主要从事的创新工作包括:

1、智能制造模式创新:旨在通过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革新推动先进制造能力,打造高端制造领域的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并推广;

2、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管理创新:旨在通过业务变革、流程梳理、数字化技术应用实现企业的降本增效提质安全并推广应用;

3、自主工业软件的研发创新,旨在通过对国内制造知识软件化,研发自主工业软件,解决国外卡脖子问题并进行行业推广。

自工作以来,曾作为国家工信部评标评审专家,参与了国家《数控装备互联互通及互操作标准》、《机器人信息模型》等国标的评审,参与了国家工信部2020 年工业互联网类项目的意见征集及指南编写。

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工信部04 重大科技专项“国产高档数控机床与技术在飞航导弹发动机制造领域的综合应用验证及工艺研究应用生产线”、“面向航空典型零件制造的主要功能部件全国产的五轴数控机床产品提升工程”。

嘉宾  孙勇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

孙勇,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内较早组织并领导创新团队展开汽车、航空航天、兵器等领域关键零部件锻造成形智能化相关工作。

完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4专项)、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装发十三五预研、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

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锻造单元集成控制系统、航空锻件单件全流程追溯系统、数字孪生系统,拥有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26项。

"年产百万件曲轴数字化锻造车间系统的研制与应用示范""复杂长轴类件控形控性锻造工艺及自动化、智能化成套技术"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发表"Cast Aluminum Energy Consumption Model Based on Fuzzy Petri Net"、"航空航天大型环锻件智能产线管控与集成技术"等E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培养硕博士研究生10名。

其科研成果,在三环锻造、正兴车轮、安大航空锻造、景航锻铸、万航模锻、陕西宏远、宝武特冶等30余家企业推广应用。


协办单位

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

许昌中兴锻造有限公司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制造能力最强的汽车传动轴生产企业,远东传动拥有着近50年的传动轴研发与生产经验,凭借其卓越的锻造自动化及信息化生产,成为了中国为汽车零部件传动轴行业的龙头企业。

其中许昌中兴锻造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各种微、轻、中、重型汽车传动轴类锻件及半轴、台阶轴等轴类锻件,拥有40条专业化模锻生产线,具备年产17万吨的锻造生产能力。


支持单位

山东科华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山东科华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中频感应加热设备设计研发、加工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成立较早的感应加热设备制造和专业技术方案集成的供应商。


公司主导产品为感应熔炼、感应透热、感应淬火、全封闭冷却及电源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铸锻造、热处理、非金属矿物提纯等领域,市场覆盖国内二十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并出口至俄罗斯、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和地区。


白金赞助商

黄金赞助商

小型展位

感谢以上单位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及赞助!

★ 上述单位在会议现场均设有展台,您将有机会近距离沟通!

会议联系

罗文会  女士

手机:13343131143(同微信)

邮箱:luowenhui@chinaforge.org.cn

张明伦 先生

手机:15533608476

邮箱:zhangminglun@chinaforge.org.cn

编辑:陈亚男 

审核:李建兵

维德视频推荐